偏振鏡效果
1. 在攝影鏡頭前加上偏振鏡消除反光。
在拍攝表面光滑的物體,如玻璃器皿、水面、陳列櫥柜、油漆表面、塑料表面等,常常會出現耀斑或反光,這是由于光線的偏振而引起的。在拍攝時加用偏振鏡,并適當地旋轉偏振鏡面,能夠阻擋這些偏振光,借以消除或減弱這些光滑物體表面的反光或亮斑。要通過取景器一邊觀察一邊轉動鏡面,以便觀察消除偏振光的效果。當觀察到被攝物體的反光消失時,既可以停止轉動鏡面。
2. 攝影時控制天空亮度,使藍天變暗。
由于藍天中存在大量的偏振光,所以用偏振鏡能夠調節天空的亮度,加用偏振鏡以后,藍天變的很暗,突出了藍天中的白云。偏振鏡是灰色的,所以在黑白和彩色攝影中均可以使用。
3. 使用偏振鏡看立體電影
在觀看立體電影時,觀眾要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鏡,這副眼鏡就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立體電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方向同時拍攝下景物的像,制成電影膠片。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體電影,就要在每架電影機前裝一塊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于起偏器。從兩架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用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像直接觀看那樣產生立體感覺。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當然,實際放映立體電影是用一個鏡頭,兩套圖象交替地印在同一電影膠片上,還需要一套復雜的裝置。光在晶體中的傳播與偏振現象密切相關,利用偏振現象可了解晶體的光學特性,制造用于測量的光學器件,以及提供諸如巖礦鑒定、光測彈性及激光調制等技術手段。
4.生物的生理機能與偏振光
人的眼睛對光的偏振狀態是不能分辨的,但某些昆蟲的眼睛對偏振卻很敏感。比如蜜蜂有五支眼、三支單眼、兩支復眼,每個復眼包含有6300個小眼,這些小眼能根據太陽的偏光確定太陽的方位,然后以太陽為定向標來判斷方向,所以蜜蜂可以準確無誤地把它的同類引到它所找到的花叢。再如在沙漠中,如果不帶羅盤,人是會迷路的,但是沙漠中有一種螞蟻,它能利用天空中的紫外偏光導航,因而不會迷路。
5.汽車使用偏振片防止夜晚對面車燈晃眼
遠光燈是非常討厭的,但是利用光的偏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將汽車燈罩設計成斜方向45°的偏振鏡片,這樣射出去的光都是有規律的斜向光。汽車駕駛員戴一副夜間眼鏡,偏振方向與燈罩偏振方向相同。如此一來,駕駛員只能看到自己汽車射出去的光,而對面汽車射來光的震動方向,正好是與本方向汽車成90°角,那樣對面的車燈光線就不會再晃到駕駛員的眼睛。當然這個設想要實現還是需要很漫長的道路的,首先世界必須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規定燈罩與眼鏡的偏振方向;其次偏振眼鏡必然會損失一部分光線,那么駕駛員的視野會受到影響;而且汽車大燈的功率都很大,其一半的能量都被偏振鏡片吸收,一定會產生大量的熱,對于汽車燈罩的做工,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